近幾年來,各種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在我國橫空出世:例如,在溫州有“城市書房”,在銅陵有“閱讀點”,在張家港有“圖書館驛站”,在深圳羅湖有“悠?圖書館”……
雖然它們的名字和呈現方式都不太一樣,但在它們身上,我們都可以找到一些共性,就是它們成功地打破了大家對城市圖書館的刻板印象和基礎功能的固有認知。
公共閱讀空間的選位布點以人群聚集、人流密集為重點,坐落在商圈、廣場、居住小區,并把形式從吸引大家來閱讀,轉變為閱讀空間就開在大家身邊。它是一個功能基本完善的小型圖書館,而不是一個傳統的圖書流通點。
▲坐落于熙攘三里屯街道中的公共閱讀空間 |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公共閱讀空間占地面積可以不大,但具備看書、上網、提供咖啡茶飲等服務功能,此外,公共閱讀空間大多設計高端、形式新穎、環境優雅,不僅滿足了人們通過閱讀而獲取知識的基本要求,還具備了聚會等社交屬性。
這次跟大家分享的項目是對山書店。對山書店取自“萬象皆對 山乃方圓”之意,它位于四川省南充市的繁華地段,有龐大的消費人群,在當地算是個商業中心。
相較于要包裝成一個網紅書店,我們更希望打造一個溫暖城市的好書店,給南充市人民帶來一種生活模式,而不是單純的閱讀空間。
當時,我們將對山書店的定位為“城市文化產業”,以低調奢華的 Art&Deco 風格,融合浪漫優雅法式風情,為廣大消費者營造一個集生活美學與文化閱讀于一體的創意空間。
▲圖片來源于網絡
因此,書店燈光的主基調大多用4000K的中性色溫,配合書店硬裝的灰色基調,給人干凈、通透、明亮的視覺印象。休息區域則用3000K的暖色溫,讓人感受到溫和愜意、歲月靜好的閱讀休憩氛圍。由于色溫按區域功能合理搭配,空間過渡得非常自然,讓整個書店看起來靈活生動,仿佛有了靈魂。
一層最主要的是入口展示區域,店鋪的前場需要吸引顧客,所以是空間照度最高的區域。閱讀區則要滿足顧客閱讀需求的同時,要保證功能性保護顧客的視力。
咖啡廳屬于休息空間,且自然光充足,因此在燈具布置和色溫上相較于入口展示區域和閱讀區,會有所變化。我們在咖啡區用的燈具總類相對較少,在頂部有木頭做的格柵地方,用了格柵筒燈作重點照明。
▲咖啡區用了單頭的格柵燈和裝飾性的吊燈
其它裝飾性照明,則用了LED軟燈帶來豐富一層的空間光環境和層次,其它沒格柵或者有書架展示品的地方,用了4000K軌道射燈,讓整個區域看起來亮一點。
功能 | 照度值 | 色溫值 |
入口展示臺 | 750lx | 4000K |
閱讀區 | 300lx | 4000K |
階梯教室 | 100lx-300lx | 3000K |
咖啡區 | 200lx | 3000K |
通道 | 150lx | 4000K |
下圖是其它網紅書店的書架,我們可以看到書架最底部都是有暗區的,光在里面顯得比較平,感覺不到有重點照明的效果。
在一般的認知中,我們覺得可以裝燈帶的地方一定要裝燈帶,其實,這句話并不適合所有的應用場景。下圖中同樣裝了燈帶,但是明顯有兩點錯誤:1.它的燈帶是裝在書柜里的,不能照亮書,書就變成了剪影。2.燈帶的安裝方式有問題,很多光暴露在外面,還有鋸齒,因此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那我們有哪些解決方法呢?
一、利用軌道射燈。下圖是軌道射燈離墻30mm、60mm、90mm的模擬效果,我們可以明顯看到,30mm時,書架是比較暗的,60mm、90mm 的亮度逐步往上提高。由于一般的層高是3米,因此90mm的時候,亮度是最合適的,其次是60mm。
二、在書柜里安裝燈條。這里用的是云知光嚴選的燈,這款燈是有申請專利的。
我們可以看到下面第一張圖,燈具外露并不美觀 ; 第二張圖照射位置只有在外面的一側 ; 第三張是燈槽的安裝效果,不僅隱藏了燈具,而且照射面廣,光非常均勻。
此外,收銀臺也是需要高照度的地方,因此我們在收銀臺頂部加了幾個軌道射燈,把收銀臺打得比較明亮,通過視覺引導線,讓顧客更容易找到收銀臺的位置。
下圖也是一樓的前場區域,氛圍比較通透溫馨,給人一種安靜的空間感。
在展示區里,展示墻離墻比較近,打出了類似于擦墻照明的效果,有種時尚的墻面處理感覺。
二層的互動空間比較多,活動空間、兒童玩耍空間和餐飲空間都在二樓。因此需要照明和藝術靈活結合,讓顧客感到舒適和貼心。繪畫手工區因為功能需求,要保證兒童的視力,因此照度較高。
功能 | 照度值 | 色溫值 |
教輔區 | 300lx | 4000K |
繪畫區 | 400lx | 4000K |
兒童區 | 300lx | 3000K |
飲品區 | 200lx | 3000K |
VIP區 | 300lx | 4000K |
▲二樓整個光環境
二層有個木制的空間結構,這里的天花最高部分達9米,由于它把戶外的頂梁引入到室內,因此當時它也被視為是對山書店室內設計的亮點之一,但出彩的同時,也給照明設計帶來了挑戰。
當時我們參考了很多設計方案。像下圖中,頂梁裝了很多射燈,但并沒有把頂梁的美感表現出來,而且燈具外露太嚴重,會讓室內設計師覺得破壞了他原來的構想,因此這個方案只能放棄。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下圖是一個酒店空間,它跟書店的空間不太一樣,書店有展品,對照度要求比較高,而這個空間比較窄,我們的空間比較寬闊,所以它這種嵌入式的安裝燈方法,雖然看起來漂亮,但可能不太適合我們的空間。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最后,我們選擇在梁柱的四個角落安裝功能性照明燈具,里面用到的明裝小射燈非常小, 放在角落里往上照射,會形成比較漂亮的光斑。
下圖是最終效果,可以看出,空間效果非常敞亮美觀。
我們在設計兒童飲品區的時候,根據小朋友喜歡明快色彩,活潑空間的心理需求,在飲品區里安裝了一些裝飾性燈具,例如云朵燈,通過這些裝飾性燈具,給整個空間營造出一種可愛歡快的童趣感覺。
但在完工的時候,也出現了一些狀況。例如在右圖中,燈泡出光是散的,照度沒有達到我們的需求,燈具外露也會出現眩光,而左邊的燈完全隱藏在里面,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說就算是同樣瓦數的燈具,燈具的好壞,也會讓顯示效果完全不一樣。
在兒童區里,我們把它設計成一個非常通透明亮的光環境,是能讓小孩感到很舒服而有安全感的一個區域。
而有些網紅書店的兒童區,卻設計得不太好。下圖是某個網紅書店的兒童區,這個書店很有名,它室內設計也做得很有風格和特色,但從照明的角度來說,它整個空間是很暗的,會讓小孩有壓抑的感覺。所以撇開室內設計因素,單從光環境來說,你覺得小孩更愿意待在哪個光環境里?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兒童活動區里,由于對山書店的空間高度沒有很高,只加一個星空頂的話,整個兒童活動空間會顯得很暗,因此我們選擇在加星空頂的基礎上,再加一些圓形的星球燈進去,這樣既保留了宇宙的設定,又解決了層高過低的問題。
另外,把筒燈加在星空頂會破壞星空的感覺,所以我們選擇把全部書架都照亮,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明暗有序,更有層次感。
除了對山書店,再給大家分享幾個全球比較著名的公共閱讀空間。
日本岐阜媒體中心,又被稱為“大家的森林”,這是個在森林中聚會、交流、傳遞信息的場所。森林之中包含著許多小漩渦,象征著水波,而漩渦相互影響,如同信息在不同人群中的傳遞。日本岐阜媒體中心是由日本建筑大師伊東豐雄設計的“方盒子”,里面具有圖書館、學習中心、多媒體放映廳等功能。
▲圖片來源于網絡
眾所周知,日本岐阜媒體中心的亮點在二層。在二層里有個由11個白色“大碗”扣住的空間,這些大碗由聚酯制紡織物和無紡布粘合而成,能夠很好地透氣透光。
這個空間非常明亮,而且來源于自然光。在白天的時候,它每個桌子上都有一個作重點照明的臺燈,到了晚上,這些臺燈也可作局部照明使用。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下圖是直徑8-14米不等的燈罩,被稱為“Globe”, 夏天開啟通風口,可以讓空氣流通,冬天關閉通風口,可以給室內保溫。此外,在通風效果基礎上,“Globe”的光擴散效果及其它照明的高效率化合計可達18.8% 削減、太陽光發電可達5.1% 削減、高性能幕墻可達2.0%削減,這使得它不僅節省能源,還滿足了我們的照明需求。
▲圖片來源于網絡
芬蘭的 Oodi 赫爾辛基圖書館是名副其實的網紅圖書館。整個建筑采用當地材料建造,33毫米厚的優質芬蘭云杉木被用于外墻飾面。玻璃幕墻則為公共區域帶來了充足的自然光,大大減少人工照明的使用,從而使室內空間的質量得到了提升。
▲圖片來源于網絡
Oodi 有間安靜的開放式閱覽室,被大家稱為“讀書天堂”,但書籍只占圖書館空間的三分之一。這一空間概念是將圖書館搭建起一座棲居的橋梁,并以兩個巨大的鋼拱支撐,跨度超過100米,從而創造出完全封閉且沒有立柱的公共入口空間。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大家都抱怨實體書店不好做的時候,在日本卻有一家實體書店,目前已經有1400多家分店,而它在東京的門店,每月營業額上億日元(相當于600多萬人民幣),開業一年多就被評為世界20大最美書店。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家書店,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蔦屋書店”。
▲店內視覺設計由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MUJI藝術總監原研哉負責,也是《設計中的設計》的作者 | 圖片來源于網絡
蔦屋書店打破了誠品書店曾經推崇的生活館經營理念,締造了自己新的傳奇,人們把它稱為“森林中的圖書館”。今天我們要分享的不是最廣為人知的代官山蔦屋書店,而是銀座蔦屋書店。
銀座蔦屋書店在銀座規模最大的購物中心 GINZA SIX 里面,從下圖可以看出,書架和展示部分非常明亮,而走道區域相對較低,在空間里形成高對比度。
在下圖中,展示架與家具融為一體,展示架上的燈具很好地照亮了需要展示的書,把照明和展示融合得恰當好處。
下圖是中庭區域,當時去的時候是建筑模型展,周圍用書作為裝飾,把墻體作為一個通亮的照明,中間則用了軌道射燈作展品的重點照明,我們可以看出,上兩張圖和下圖的光環境是有明顯區別的。
下圖是咖啡區,可以看出中庭和咖啡區域的照度明顯要高于最開始所講的展示架空間的照度。
在全國很多城市中,像“城市書房”、“圖書館驛站”等新型公共閱讀空間還在不斷涌現,在你的城市里,有沒有一家讓你覺得真的很適合閱讀的公共閱讀空間呢?